top of page


再思本地教會的青少年事工
當我們正積極地去發展青少年事工的時候,我們有沒有留意本地教會的青少年事工概況。在去年的教會更新運動的教會普查中,發現「堂會缺乏青少年」由2019年的61.2%上升至2024年的73.1%,甚至成為值得關注的課題的首位。 堂會缺乏青少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普查中「青少年事...
土瓜灣堂 - 彭灝凌傳道
1小时前


見證分享
感謝神能夠透過文字,在我加入埔堂大家庭的時候,讓大家認識自己。我從8歲開始便在教會學習認識基督信仰,雖然明白人對永生的渴求和信耶穌的道理,但都只停留在說說聽聽的階段,未有體會信仰的重要,認為口裏表達相信便可在教會「自由活動」(即不用再被教會的哥哥姐姐們問「你信耶穌未?」),...
大埔堂 - 吳家淇傳道
8月17日


聽道、學道、活現道
今天是港九培靈研經會的最後一日,未知弟兄姊妹聽了幾多堂道呢?曾有信徒評論,質疑聽足十日講道,是否就能靈命飛躍呢? 每年培靈會邀請的講員都很有「份量」,如神學院院長、 釋經學者、著名牧者,筆者認為他們的「份量」乃取決於其對聖經研究及實踐的「深度」,而非他們在教會界的「知名...
大埔堂 - 鄭嘉佩傳道
8月9日


大專生家長手記(2)
上年度跟大家分享兒子上了大專院校,他生活作息的時鐘如貓頭鷹式, 筆者無法監管,也無力監管,唯為相信他會完成學校要求。雖然他偶爾會 發牢騷說老師要求高、功課指引不清晰、分組同學好hea經常趕做功課等 等。他又常說:深夜才有靈感,喜歡靜的時候做功課…,他的解說總令人 無言以對。...
土瓜灣堂 - 陳倩華牧師
8月3日


給土家的一封信(二)
各位弟兄姊妹們: 大家還記得在二月的時候,筆者曾寫了首封信給大家嗎?上回提到我們需要在忙碌的生活與事奉之中,抽出一些寶貴的時間來與愛我們的父神聊聊天(禱告)。本次筆者將探討信徒在信仰群體中的關係與互動。 首先,筆者先問第一條問題:您享受現時在信仰群體中的關係嗎?(0-3...
土瓜灣堂 - 彭灝凌傳道
7月27日


寵你一世
最近有一個名為《寵你一世》的電視節目,內容談及飼養寵物是一輩子的決定,將寵物帶回家就要承諾《寵你一世》!嘉賓帶同心愛的寵物去約會,體驗多元化的活動。節目中,主人寵物之間的溫馨與搞笑互動,讓我想起上主對我們的愛。 我想起兒時返教會所學的詩歌《我是主的羊》:「主領我到青草地,...
土瓜灣堂 - 朱銘輝傳道
6月29日


父親節快樂
父母的愛是犧牲的愛,現在終於明白到「當你成為了父母,更能體會到自己父母無私的愛」,真的要感謝我的父母延伸天父的愛,當年花盡心力去照顧我們三姐弟長大成人。 感謝天父,當知道自己即將成為爸爸時,心裡充滿著期待與驚喜。由產前的準備、到陪伴進產房的緊張、直至孩子出世後的照顧,每個...
土瓜灣堂 - 陳應全弟兄
6月14日


書籍分享:教會復興的4個關鍵密碼(下)
作者在書中分享了他在牧會上失敗的經歷,雖經過三年半的不懈努力,參加聚會的人仍不斷下降。作者發現自己一直在做不插電的事工,與真葡萄樹隔絕,忘了教會得以健康發展全賴上帝的大能,並非人的計劃或策略。面對教會的問題,上帝給作者的解決辦法是?...
土瓜灣堂 - 陳倩華牧師
6月1日


現今本地教會現況與少年牧養策略(中)
大家還記得嗎?上回提到若然教會要留得住少年人,就必須提供信仰的經歷和體驗給他們,從而促使他們能夠在生命中與主耶穌相遇。 青少年是兒童在身心社靈發展至成人的一個過渡時期。當我們提到靈性培育與發展,不得不提到一個關鍵,就是父母及導師必須要讓少年人單獨地面對神,體會與神面對面是...
土瓜灣堂 - 彭灝凌傳道
5月25日


「碎片」的人生
早前報讀了建道神學院舉辦的「與神童行–以神的眼光看孩子」課程。當中令我最深刻的,是講者提到三種看待有特殊學習需要(SEN)學生的態度。第一,貴族式:意思指尊崇能力、權力和暴力,視SEN學生為沒有用途,應被社會唾棄;第二、好心式:意思是抱着優越感去幫助SEN學生;第三、基督式...
土瓜灣堂 - 張莉琳姊妹
5月17日


母親節由來重點
世界各地早期都有類關的節日,不過主要與偶像崇拜有關。到了約100年前,才正式將母親節視為紀念人類母親的時刻,始於美國的安娜賈維思女士(1864-1948)的倡導。但安娜女士終生未婚,乃與她母親安娜麗絲賈維思女士有關,他們感情至深。她母親是一個牧師的女兒,在美國一些小鎮的教了...
大埔堂 - 李偉豪傳道
5月10日


書籍分享:教會復興的4個關鍵密碼(中)
上次跟大家分享從耶穌身上學習作牧者或信徒領袖,要與天父保持密切關係、要愛慕神的話語;要有人際交往,滿足他人需要,從而引領人跟隨耶穌;要靠著聖靈訓練門徒,要藉著禱告等待神所預備的領袖出現。培育門徒是牧者及信徒領袖「邊做邊學」而成。...
土瓜灣堂 - 陳倩華牧師
5月3日


現今本地教會現況與少年牧養策略(上)
香港教會更新運動(下稱:教新)每5年就進行全港教會普查,藉此讓教內圈子知悉本地教會最新情況。這有助本地教會牧者、信徒領袖更能清楚現時教會所面對的處境並思考教會正面臨的挑戰和機遇。本文只是從一些數據,作出一些思考,藉此讓大家明白香港教會現時的處境。...
土瓜灣堂 - 彭灝凌傳道
4月27日


你生命的程式碼
在這個充滿人工智能(AI)的時代,我們會透過輸入指令來請求AI協助我們完成各式各樣的任務。我們理所當然地期待AI能準確執行我們的要求,然而現實並不總如我們所願。有時候,AI會誤解我們的意圖,甚至無法完整落實我們給予的指令。...
土瓜灣堂 - 何偉成弟兄
4月20日


生命為何
人問,阿水是誰?我説,人人皆阿水。 前些日子,春節假期,青天有月,再見相識的面孔,重遊舊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只覺時間,等不了人,一去不復返,轉眼間,我們都不再年青。你説「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虛空的虛空!...
阿水
3月30日


毋忘初衷,堅守使命
感謝神,祂引領基督教信心堂經過四十九個年頭,讓我們感恩和數算神的恩惠,讚美主。 信心堂成立初期,會友人數不多,但他們渴慕真理、勤讀聖經和祈禱。彼此相愛,互相扶持,同心合意興旺福音,積極帶領同學朋友和家人信主,教會也成為他們第二個家。...
張景蘇顧問
3月22日


一百歲
人可以活多長?洪水之前,耶和華說,「人既屬乎血氣,我的靈就不永遠住在他裡面,然而他的日子還可到一百二十年。」(創6:3)洪水後,挪亞活了950歲(創 9:29)。亞伯拉罕、雅各、摩西等都超過100歲。(創 25:7、創47:28、申34:7)...
土瓜灣堂 - 黃聯興弟兄
3月15日


書籍分享:教會復興的4個關鍵密碼(上)
最近有弟兄姊妹問筆者,教會推出那麼多項目/活動,會否太忙?會否太過百花齊放反而看不清重點?…筆者在想,不論教會推什麼,我們都離不開傳福音及信徒靈性成長。但這些項目/活動真能達到這個目標,還是到了最後仍是原地踏步。若是,我們要問:教會欠缺了什麼?...
土瓜灣堂 - 陳倩華牧師
3月1日


給土家的一封信(一)
各位弟兄姊妹們: 生活在節奏急促、繁華喧鬧的都市中,大家都是一個非常忙碌的人。不論我們是莘莘學子、上班一族抑或是退休人士,我們的日程表上總是填滿了各式各樣的事務和接踵而來的待辦事項。我們日復日,月復月,年復年都是在匆匆度日,甚至連在教會也是填滿各項事奉崗位,讓自己就像一頭...
土瓜灣堂 - 彭灝凌傳道
2月22日


再思教會(一)
今年想跟大家就教會這個好像大家認識,甚至熟識的主題再思。我在第一個主日崇拜中提及過什麼是理想教會。就理想教會,曾經在教會的執事培訓、團契分享都簡單分享過,現在想透過程序表的牧者分享,一起探討這個題目與我們生命的關係。 有人覺得心中追求的理想教會,稱為 BMW 教會,意思是...
大埔堂 - 李偉豪傳道
2月9日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