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籤與選舉
- 大埔堂 - 李偉豪傳道
- 10月11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今年是教會選舉年,剛完成了執事選舉及值理候選人選舉,首先恭喜新一屆執事們及正副主席,願主與你們同在,讓你們帶領教會復興成為弟兄姊妹的榜樣。也請弟兄姊妹為他們禱告,讓他們經歷主生命的介入成為我們的榜樣,教會的祝福。接續的選舉就是值理選舉,所以今次想跟大家就選舉提出一些思考。
如題目一樣,按聖經的傳統,早在民數記時期就有抽籤(拈鬮)的先例(民26:55),摩西在分地的事情上,吩咐12支派必須抽籤決定。筆者在青少年時期心中一直有一個觀念,舊約好像很多重要的事情或尋求神的心意就會用抽籤,還有一個更屬靈的表達 - 烏陵和土明(出28:30),這個就出自更早的出埃及記,吩咐他們做祭司聖衣時有一個決斷的胸牌,烏陵和土明要放在其中。烏陵和土明是尋求神諭的方法,所以環球聖經譯本把決斷的胸牌譯為神諭胸袋。這個就好像更明顯,抽籤是一個可以尋求神心意的方法,如此就明白為何在耶穌升天後,門徒是用抽籤選出代替賣主猶大門徒身份的馬提亞(徒1:26)。那麼,今天的教會為何不沿用聖經抽籤的方法,選出執事值理呢?其實在舊約更早時期也有另一方法,同樣記載於出埃及記,在揀選千夫長及百夫長時就不是用抽籤而是選仼(岀18:30),在新約使徒時期的首屆執事同樣是選任出來的(徒6:3)。
其實不論是選任或抽籤背後都是想選出合神心意的人,這樣應該有助我們清晰一些選舉的聖經原則,並根據這些原則來設計選舉,就如跟聖經選執事一樣,有一些考慮選舉的聖經標準,可以放入選舉的基本資格中,雖然選舉方法及過程跟2000年前的教會不同,但放入原則性的基礎也是合宜的。關鍵是今天當我們選擇時,應該按什麼標準,值理會是代替會眾執行管治及帶領教會,所以試用參選值理資格作出整理,期望成為大家在投票時的考量。
信心堂的參選值理候選人資格 | 整理 |
成為本教會會友三年或以上 | 加入教會並對教會有一定程度認識 |
年齡在二十三歲或以上 | 有足夠的成熟度承擔責任 |
過去一年出席本教會崇拜聚會不少於70% | 投入教會的崇拜,並恆常出席 |
行事為人並無抵觸聖經(提前三章)及(多一章)之要求 | 經文提出了多個生命見證指標 |
已經完整讀過新舊約聖經一次或以上 | 有個人追求,認識及明白真理 |
根據聖經教導,經常奉獻給本教會 | 透過奉獻表明對信仰及教會擺上 |
為應屆或前任執事 | 對教會的運作及會議有一定認識 |
經堂會會友大會提名 | 堂會對他有一定的認受程度 |
從以上的整理,有幾個大方向呈現出來,包括:對個人生命的見證及成熟、對信仰的付出及追求、對教會的投入及承擔。有趣的是,以上的資格考慮並沒有就能力及喜好上有所提及,這個可能正正是提醒我們,選舉不是單從能力、恩賜、關係、我是否喜歡、我覺得他合適來作投票考量,乃是要按個人表現、信仰生命、對教會的承擔來決定是否適合被選為值理。
最後想分享一段經文,是筆者多年來在教會選舉及非信仰選擇投票時,都以之作為提醒和考慮,經文記載在彌迦書6章8節。為我們的投票及參選人禱告,願主引導。



